快訊

高以翔猝逝6年…前女友Bella結婚了!曬合照甜喊:他是我最深依賴

美股早盤再現賣壓!台積電ADR跌近3% 黃仁勳開講前NVIDIA重挫4%

說好的通電話呢?英媒曝普亭「在向商業領袖演講」、川普發文抱怨1事

北市不適合腳踏車?他怕「被撞死」反遭駁:騎士才是路怒製造者

腳踏車是一種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但一些住在台北的人可能有意見。近日有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自從開始北漂生活後,他的公路車就「生鏽」了。圖/ingimage
腳踏車是一種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但一些住在台北的人可能有意見。近日有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自從開始北漂生活後,他的公路車就「生鏽」了。圖/ingimage

腳踏車是一種十分方便的交通工具,但一些住在台北的人可能有意見。近日有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自從開始北漂生活後,他的公路車就「生鏽」了。

原PO認為住在台北最遠就騎到內湖、深坑,在試了幾次之後發現台北適合騎車的天氣不多,交通狀況也不好,讓他覺得「會被撞死」,只好賣掉自己的公路車。而YouBike他也只會在下班時使用,或是到河濱時才騎。

文章引來許多網友討論,有人認為台北還是相對適合騎腳踏車的,「台北騎車算相對安全,我指的是大路」、「台北騎單車已經是最安全的了」、「台北在六都已經相較安全了,除了沒人的鄉下」、「台北最安全好嗎,大部分大路都有人行道可以騎」、「雙北有河濱可以騎,其他縣市只能與車爭道欸」。

也有網友認為,有些腳踏車騎士才是製造危險的人,「看過很多騎士,上下班騎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和機車汽車爭道,真的很勇敢不怕死!旁邊超寬的人行道腳踏車道卻不去騎」、「單車仔=比較慢的機車+幻想自己有行人路權」、「在馬路上騎單車我真的覺得嫌八字太重,單車仔又低能,以為自己是行人兼汽車,愛怎麼走就怎麼走,根本路怒製造者」、「台北很多單車都覺得車子會讓,過馬路沒在減速」。

這也引出一些腳踏車騎士為自己辯解,「不得已騎在馬路上,是因為騎樓跟某些人行道不能騎單車,被一些老伯念過,只好在某些路段騎出去。台北在市區單車道真的是只做半套,但已經比其他縣市好很多了」。

PTT YouBike 人行道 單車 腳踏車 車道

延伸閱讀

「甜點胃」是真的!誘惑難擋全因大腦作怪:看到菜單就生效

瞞嚴父交男友8年…論及婚嫁怎處理?網勸面對:別浪費男生時間

遊日弄丟護照怎麼辦?她親身經歷分享步驟:報案後要拿對證明

氣到想離婚!出車禍老公安慰外人卻翻老婆白眼 直男幫辯解:在狀況外

相關新聞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很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表示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被抓酒駕「蔥花捲」害的?女兒幫爸喊冤 內行推測:發酵效應

「蔥花捲」有酒精成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吹了檢驗器後,赫然發現酒精濃度每公升0.4,當場被帶上警車,但爸爸開車前完全沒喝酒,為何會測出酒精反應呢?對此,有網友列出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

在六福村撿到2300元…遊客半年後接到電話 全場大讚:好感UP

一名網友分享,近期接到六福村的來電,告知去年8月曾在水樂園撿到2300元,因超過半年沒人認領,詢問是否要捐出去?讓他大讚「園區有認真看待失物歸屬一事」。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牙醫拿針戳牙肉稱「幫助拔牙」 事後取不出讓他奔大醫院手術

許多人對「看牙醫」有恐懼,拔牙是不少民眾的惡夢。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哥哥突然牙齒很痛,醫生看完認為要拔智齒,並還沒等麻醉未發揮作用,就開始拔牙,拿了一根針說會幫助拔智齒,結果後來居然「沒有把針拿出來」,讓原PO驚呼「我哥看完牙齒,發現針還插在臉裡面」。

影分身之術?「柯文哲」路邊喝牛肉湯 萬人稱奇:少一動作不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仍因京華城案被羈押中,台北地院預計20日將首度提訊他進行準備程序庭。不過近日有網友目睹「他」坐在路邊喝牛肉湯,仔細一看才知道並非本人,但相似度因為太高,掀起網友熱烈討論。

花錢還得求讓位?忠實乘客怨台鐵「印度化」:超難擠進車廂

台鐵紀律差?一名網友在Dcard曝光照片,可以看見台鐵車廂內人滿為患的擠在走道,明明有提早訂票還是會遇到差點上不了車、被佔位的情形。車子是自強號走道卻塞滿刷悠遊卡、買站票的旅客,花錢受罪的他忍不住大喊「都給我乖乖去搭區間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