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道奇MVP 3星剩孤星還是贏小熊 大谷翔平雙安挺山本由伸奪勝

被抓酒駕「蔥花捲」害的?女兒幫爸喊冤 內行推測:發酵效應

一名女網友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檢測出酒精反應。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女網友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檢測出酒精反應。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蔥花捲」有酒精成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吹了檢驗器後,赫然發現酒精濃度每公升0.4,當場被帶上警車,但爸爸開車前完全沒喝酒,為何會測出酒精反應呢?對此,有網友列出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的爸爸開車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臨檢,警察沒有給15分鐘休息,也沒給漱口和告知相關權益,讓爸爸吹兩三次檢驗器,最後出現「0.4」的數值,當場被警察帶上警車。

原PO表示,爸爸當天根本沒有喝酒,只有五天前吃過麻油雞,而剛吃完蔥花捲的媽媽酒測,也出現了酒精反應。拘留後爸爸去醫院驗血,現在正在等檢驗報告出來,明明沒喝酒,為何吃了蔥花捲就驗出酒精反應呢?對此原PO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此文一出,不少內行人揭露製作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蔥花捲的食材有中筋麵粉、酵母粉、橄欖油、糖粉、水、青蔥、鹽,這些材料都沒有酒精,覺得您父親說謊」、「家人跟親戚都是曾經做過麵包、包子饅頭店的,我也去幫忙過,我還真的沒看過任何一顆蔥花捲饅頭,有添加任何酒精成分的東西」。

也有網友指出酒精濃度不是測嘴裡的,「呼氣酒精濃度測試是測你肺裡吐出來的空氣的酒精含量,不是你嘴裡的食物殘渣」。

也有網友推測可能原因,「應該是產生發酵效應,產生酒精反應吧,跟吃太多荔枝一樣」、「不是含酒吧,是澱粉類咀嚼會發酵,那個也會有反應」、「我只知道過熟的水果會發酵,我個人有吃過熟透的楊桃、葡萄、奇異果確實有發酵成現酒味的現象」。實際結果還是要等驗血報告出來才能得知。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水果 酒測 酒駕

延伸閱讀

吃榴槤被驗出酒駕 開車前不能吃這些「吹氣超標」食物?|元氣網

一張替「英熙」酒測哏圖笑翻4萬網友 網推給小編雞腿

「免費拖吊叫我等」車主國道爆胎照做 下秒遭撞險喪命

歐洲缺乏酒精致癌認知 世衛籲:酒類加註罹癌風險警語

相關新聞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很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表示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被抓酒駕「蔥花捲」害的?女兒幫爸喊冤 內行推測:發酵效應

「蔥花捲」有酒精成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吹了檢驗器後,赫然發現酒精濃度每公升0.4,當場被帶上警車,但爸爸開車前完全沒喝酒,為何會測出酒精反應呢?對此,有網友列出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

在六福村撿到2300元…遊客半年後接到電話 全場大讚:好感UP

一名網友分享,近期接到六福村的來電,告知去年8月曾在水樂園撿到2300元,因超過半年沒人認領,詢問是否要捐出去?讓他大讚「園區有認真看待失物歸屬一事」。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牙醫拿針戳牙肉稱「幫助拔牙」 事後取不出讓他奔大醫院手術

許多人對「看牙醫」有恐懼,拔牙是不少民眾的惡夢。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哥哥突然牙齒很痛,醫生看完認為要拔智齒,並還沒等麻醉未發揮作用,就開始拔牙,拿了一根針說會幫助拔智齒,結果後來居然「沒有把針拿出來」,讓原PO驚呼「我哥看完牙齒,發現針還插在臉裡面」。

影分身之術?「柯文哲」路邊喝牛肉湯 萬人稱奇:少一動作不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仍因京華城案被羈押中,台北地院預計20日將首度提訊他進行準備程序庭。不過近日有網友目睹「他」坐在路邊喝牛肉湯,仔細一看才知道並非本人,但相似度因為太高,掀起網友熱烈討論。

花錢還得求讓位?忠實乘客怨台鐵「印度化」:超難擠進車廂

台鐵紀律差?一名網友在Dcard曝光照片,可以看見台鐵車廂內人滿為患的擠在走道,明明有提早訂票還是會遇到差點上不了車、被佔位的情形。車子是自強號走道卻塞滿刷悠遊卡、買站票的旅客,花錢受罪的他忍不住大喊「都給我乖乖去搭區間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