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上漲309點收22797點 台積電收1090元、上漲15元

Switch 2狂洩…任天堂律師出動!配件商「沒在怕」 台灣業者也洩新品照

蝦皮退場momo沒火花 電商訂閱制在台沒戲?

外送員也喊貴!夜市1小吃「公認最盤」老闆怒貼公告:可以不要買

網友認為夜市的烤玉米很盤(貴)。夜市示意圖,非文中夜市。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劉柏均攝影
網友認為夜市的烤玉米很盤(貴)。夜市示意圖,非文中夜市。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劉柏均攝影

台灣的夜市遠近馳名,除了本地人愛逛之外,很多知名人士或是遊客,都會特地安排夜市吃美食行程。不過,隨著物價上漲,夜市很多小吃也已經「不平價」,有一名任職外送員的網友指出,近日看到玉米攤貼一張公告,寫著喊貴就自己去市場買玉米烤,讓人直呼「貴到令人髮指,我『盤』不下去」,引起熱議。

一名外送員在Dcard以「烤玉米很盤對吧?」為題發文,他表示最近看到了一張夜市烤玉米攤貼出的公告,寫著「沒吃過就嫌烤玉米貴,請自己去市場買玉米回家烤,玉米、瓦斯、木炭、器材,醬料、房租、水電、人工被講得通通不用成本一樣」。

店家更氣憤指出,「我是來賺錢不是做開心的,所有價錢都是電子秤明碼標示,你可以選擇不消費,但不要因為你一時不經大腦說出的話,就否定別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做個有禮貌、有同理心的人,社會更和諧」。

外送員表示,雖然店家沒有明確寫出價格和位置,但就假設在台北,烤玉米真的很貴,而且已經達到自己「盤」不下去的地步,雖然店家說的可以理解,但是說真的,烤玉米就是貴到「令人髮指」,隨便賣都可以破百元,自己在南部跑了熊貓一年,從來沒送過烤玉米。

此文一出馬上引起熱議,不少人贊同,「超級盤」、「烤玉米超好吃⋯但真的好貴,每次買都覺得薄薄一層外圈的玉米到底憑什麼」、「這價格不如吃雞排,至少還有蛋白質」、「自己家有種玉米,真心覺得烤玉米超盤」、「真的不懂為什麼烤玉米現在那麼貴,十幾年前夜市很常看到一支35三支100的烤玉米」。

但有人分享自己買到的便宜烤玉米,「上個月去旱溪夜市吃一根35元的烤玉米,超好吃,生意很好但我大概只等了兩分鐘,可能是剛好?」、「我家附近有一攤烤玉米,一支50元超好吃,也很衛生乾淨!大推」、「上次去內灣還有三支一百的烤玉米」。

但有網友認為店家的確也需要賺錢,「做小吃攤是很辛苦的,沒有擺過攤的人不知道,真的會比一般的工作累很多,是勞力換取金錢」、「消費者在算店家成本永遠都會忘記他們也是人,他們開店做生意是在賺錢」、「要看他自己選擇在哪個地區跟地段開店,在逢甲、一中、信義類似這種人流會暴漲的地方,一根賣150也很正常」。

夜市 小吃 玉米 美食

延伸閱讀

6千粉絲部落客不滿「便當店幫選配菜」 留1星負評怒嗆:要讓店家倒閉

高雄捷運「1隱藏服務」超酷! 一票人驚:北捷輸了

男子花70元買「東泉辣椒醬」 內行曝最低價:35元就買得到

最懷念哪款停產飲料? 一票網友點名「2經典」:精神補給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他批門診掛號費「250漲到500元見鬼」 反被網嗆:台灣算好了

衛福部取消全國統一的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已有部分醫療院所調整掛號費,調整後費用落在170元至500元間。

嫁來台灣15年!越南女靠1招大賺:收入養全家

一名男網友分享,與越南老婆結婚已15年,生了4個小孩,期間老婆不斷介紹鄉親來台結婚,靠介紹費賺到不少錢,讓他直言「比工地上班還好賺」。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公德心呢?自行車隊「過境」超商垃圾滿地 網看傻:店員好衰

從台北富貴角燈塔起步、至終點屏東鵝鑾鼻燈塔,總里程520公里,一日北高/雙塔是非常有名的單車活動,近日再度舉辦,吸引大量車友共襄盛舉...

說了不要加起司粉!餐點頻出錯要求重做遭甩態 她傻眼:很過分嗎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不同,多數餐廳會接受客人在菜單上的客製註記。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在早餐店點義大利麵已經註記不要加起司粉,沒想到店家沒注意,反應後對方僅去除部分起司粉又在端上,請求「重做」卻遭對方甩態,餐點被刻意煮爛,擾的好心情全無,她強調不認為自己的要求很過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接受的辛香料,無辜喊「要求店家重做會很過分嗎」。

他赴好市多採買遇搭訕「能排後面一起結帳?」 網點破:只想蹭會員

好市多的商品物美價廉,是許多民眾喜愛日常補貨的地方,不過,獨特的會員購買制也擋下許多愛貪小便宜的人。近日,有網友被陌生人詢問能否一起排隊,結完帳之後,對方卻不停和店員比手畫腳,讓他感到很困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