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人失能全家破產 「零家庭照顧者」危機來臨

港移交25周年 習近平:一國兩制沒必要改變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昨出席香港新一屆政府就職典禮,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左)及港府主要官員宣誓就任,習近平監誓。(歐新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昨出席香港新一屆政府就職典禮,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左)及港府主要官員宣誓就任,習近平監誓。(歐新社)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香港,昨天上午的講話被視為重頭戲。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一國兩制」的新詮釋,以及他給香港的「四個必須」和「四個希望」。香港官員和建制派齊聲稱頌,指其是為香港打「強心針」、派「定心丸」。

七月一日香港特區廿五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大談「一國兩制」,除了說「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必要改變,還對「一國兩制」提出新詮釋,強調「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和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在這根本宗旨和最高原則下,他以要求香港的「四個必須」,具體詮釋香港版的「一國兩制」。

首先是「必須全面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前提下,香港澳門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稱「一國」原則愈堅固,「兩制」優勢愈彰顯。

其二是「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以及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強調「中央政府的全面管治權」是特區高度自治權的源頭,同時亦尊重和維護特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

其三是「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要把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作為保證香港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其四是「必須保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維護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

再看「四點希望」,都是提給香港政府的。一是著力提高治理水平;二是增強發展動能,主動對接大陸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三是排解民生憂難,指香港最大民心是希望生活更好,在居住、創業、教育等有更好條件;四是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習近平稱,經歷風風雨雨後,證明「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他提到要重視青年,引導青少年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幫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困難。香港政府官員、建制派紛表態讚頌習近平講話,稱是為香港由亂而治派的「定心丸」,為香港未來發展打的「強心針」。

在香港專門解讀北京治港政策的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習的講話反映北京認為「一國兩制」成功,向香港和國際社會講明會長期堅持,不會動搖或改變,不用擔心二○四七年會終止。

香港還是原來的香港嗎 製表/廖士鋒
香港還是原來的香港嗎 製表/廖士鋒

香港回歸

延伸閱讀

習近平視察駐港部隊 稱其在由亂到治轉折發揮重要作用

習近平講話 分析:中央全面管治香港才有自治

習近平離港後 香港考慮改掛8號風球

香港主權移交25年╱習近平:堅持一國兩制會更好

相關新聞

港移交25周年 習近平:一國兩制沒必要改變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香港,昨天上午的講話被視為重頭戲。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一國兩制」的新詮釋,以及他給香港的「四個...

習近平:港未來五年 飛躍關鍵期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日出席香港特區25周年慶祝大會,提出「一國兩制」的新詮釋,以及他給香港的「四個必須」和「四...

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習表明一國兩制不以2047為限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七一發表的講話,表明「一國兩制」不會以2047年為限。

香港主權移交25年 學者:已失去明珠光彩

今年是香港主權移交25年。學者分析,一國兩制實施25年來已夭折,香港過去曾經璀璨,但現已失去了亞洲明珠的光彩

張學友遭中國網友攻擊 專家:北京對港的霸凌

香港歌手張學友日前受央視新聞訪問時提及「香港加油」等字眼,遭中國網友攻擊。分析指出,中港之間的仇恨沒有降低,動輒得咎就會...

國際周報/港回歸25年習近平終於踏出國門 日韓破冰對談內容曝光

今年7月1日為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夫人彭麗媛6月30日搭乘高鐵抵港,隨行官員包含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沈躍躍、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以及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等共5名副國級領導人。 此行為習近平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次訪問中國大陸以外地區,也是其2012年就任最高領導人後第二次訪問香港,但並未在香港過夜,而是選擇在深圳住宿後,再次赴港出席七一慶祝活動及新政府就職典禮。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