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有色眼鏡看陸生交流 民進黨的狹隘視野拖垮台灣
馬英九基金會邀陸生團來台,過程中在台大、清大遭遇部分學生抗議「假交流真統戰」,陸委會也因有陸生在受訪時說出「中國台北」,評估要禁止馬英九基金會在6個月至5年內不得再邀請陸團。只不過,不管是抗議學生還是陸委會,都聲稱要讓陸生看到台灣自豪的民主,那又何必擔心被統戰,而不是反過來統戰。
過去政府歡迎海外僑生來台就學,除了有與對岸在僑界較勁的意味,當然也是希望這些僑生在返回僑居地之後,能成為知台、親台的種子。
就以馬來西亞來說,第一代的旅台僑生陳慶佳,曾經擔任馬來西亞行動黨副主席,他四度當選國會議員,其中更有一次是在獄中服刑時當選。同為政大校友的鄧育桓與周美芬,也都分別擔任過馬來西亞國會議員,其中鄧育桓還出任過馬國衛生政務次長、青年及體育部副部長、文化藝術和旅遊部副部長;周美芬則擔任馬國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副部長,而他的從政理念,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受到台灣民主思潮所感染。
而曾在銘傳大學就讀的馬國歌手黃明志,2021年與陳芳語合作單曲「玻璃心」,涉及暗諷新疆教育營學種哈密瓜及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作品因此遭大陸當局封殺;今年黃明志再以一首「龍的傳人」影射嘲諷習近平,再遭到中國小粉紅出征,更是凸顯兩岸制度下的差異。
光從這幾個例子就能看出,吸引僑生來台就讀,對台灣對外拓展影響力有絕對的助益。同樣的模式,當然可以套用在陸生身上,只可惜民進黨政府主政後,對陸生始終戴著有色眼鏡,認為陸生來台不是來統戰,就是來滲透,在開放陸生的政策上,不斷增加諸多限制,甚至妖魔化,讓陸生卻步。
就連這次馬英九邀請的區區40位陸生,也要被扣上來統戰的帽子,先是核准陸生團訪台申請,又透過媒體放話質疑團員有共黨背景;到大學校園交流,又有特定學生組織用不友善的方式製造矛盾;而在陸生被動回應媒體提問時,脫口一句「中國台北」,又遭到綠營及側翼鋪天蓋地的圍剿。如同紅衛兵、小粉紅式的待客之道,要如何讓來訪陸生感受到台灣遠優於中國大陸?
台灣的民主自由,我們當然足以自豪,相信所有來過台灣的陸生在兩相比較下,都會對台灣的生活方式心有所感、心生嚮往,甚至有可能成為未來大陸社會中的知台派、親台派;但民進黨政府卻用盡各種辦法阻礙陸生來台交流,沒把握既有的優勢反統戰,狹隘的視野,拖垮了台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