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中共飛彈飛越上空 該公布還是不公布?

中共軍演第一天,「主秀」是飛彈試射。國軍傍晚宣布,共軍對台灣東北、東部、西南的操演區,共發射11枚東風系列飛彈。晚間日本防衛省的數字僅九枚,但明確標示出各飛彈的時間與路徑,其中四枚通過台北上空後,落在與那國島附近海域。由於下午記者提問時,國防部曾表示「飛彈沒有飛越台灣上空」,因此日方白紙黑字一出,立刻引起質疑,認為軍方配合蔡政府蓄意粉飾太平,若非日本政府宣布,民眾還不知道中共飛彈已經從頭頂飛越。
對此必須要「科普」:超出大氣層之外就非屬領空,不在國家主權範圍內;大氣層與太空的界線,沒有絕對定義,一般認定在離地80~100公里。彈道飛彈飛行軌跡穿出大氣層,最大高度約在射程的四分之一左右。依據日方資訊(我方並無公布細節),通過台北上空為第六至九枚,飛行距離約500至550公里,通過北台灣上空時,約正處於最大高度,因此應不在領空內。
另一方面,國軍的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雖具備反彈道飛彈能力,但射程僅20公里。以日方公布的九枚中共飛彈軌跡,台灣島上的愛三飛彈,不是軌跡太高就是落點太遠,根本沒機會攔截。所謂「國軍何不將其打下」的批評,其實沒有事實基礎。
雖然打不著,但是否該發布防空警報?對此國防部說,彈道飛彈主要路徑位於大氣層外,對飛越之地面區域並無危害。國軍監偵掌握中共飛彈彈道,預測出其路徑將落於東部外海,因此未發放防空警報。
道理說得通,實務上也有反證:2017年北韓試射飛彈通過日本上空,日方就曾發布警報。不過當時安倍政府的動作,明顯是趁機宣傳強化防衛能力,甚至把愛國者發射車放列在防衛省大樓前,此舉毫無戰術意義,只有宣傳價值。
換言之,彈道飛彈通過他國上空,法理上未侵犯領空,實質上也難擊落,但鐵定會讓對方不悅。至於要不要發布警報,就是高度政治性的選擇。當今政府的宣傳主軸,既要確保民眾對北京同仇敵愾,同時又要淡化威脅強度以免恐慌,不願發布警報,並不令人訝異。
然而,不發警報是一回事,國防部宣稱「飛彈未飛越」又被打臉,就是另一層級。如果檢視時間表,共軍第一枚飛彈是中原標準時間13時56分,通過北台灣是最後四枚,15時06分至08分。再考慮新聞發稿時間,因此的確很可能,記者詢問國防部時,當時共軍已發射的飛彈,都落在台灣南北兩端,還沒有飛越本島。
不過,以國軍的情蒐與情研能力,應該不難預期,接下來飛彈可能射往東部外海(此地是共軍唯一明確宣布要射飛彈的操演區,南北兩端反而沒提)。就軍事專業而言,彈道飛彈從大氣層外飛過,的確沒什麼傷害。但是軍方應該換位思考,一般民眾得知「頭頂有飛彈通過」,難免會情緒衝擊;第一時間宣稱沒有,等一下就覆水難收,反而落個粉飾太平的質疑。
尤其先前坊間就有相關人士強調,「共軍飛彈可能通過三大都會」說法;演習之初急於「找哏」的媒體,自然積極炒作成話題。在這種情況下,國軍何不在共軍飛彈通過上空後第一時間,就發布消息證實,同時提醒飛彈飛越不會產生傷害。掌握話語的主動權,方可最大程度拆解不必要疑慮。事實情況却是日方公布路徑,國人才驚覺「被飛彈飛越」,反而徒增不信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