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堅:陳亭妃受的委屈 是掛在胸前的勳章
川普政府爆動用郵局抓移民!神秘單位曝光 幫調包裹照、查IP帳戶
整理包/準備好了嗎?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明登轎 日程、禁忌一文掌握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包包掛飾為何風靡年輕世代 專家:自我獨特性的延伸
包包掛飾不足為奇,但包包掛著十幾個吊飾,可能只會出現在東京迪士尼等地,但去年開始達巔峰,年輕人時興包包掛著大串飾品。心理學家分析,包包掛飾與時尚選擇一樣,是種宣揚自我與獨特個性的延伸,且不必花太多錢。
AI可以當很好的聊天對象 研究:當員工就免了
最近愈來愈多人加入 ChatGPT 行列,甚至有人用到有感情,只要用過就離不開它,更可能成為一般人的最佳助理,老闆的最佳員工,但目前這個願景可能有點難達成,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實驗,打臉 AI 取代人類員工假設,AI 時代只會更需要人類員工。
顛覆常識 研究:睡前運動讓你睡不好
現代人工時長、通勤時間長,回到家處理一家大小事之後,才有自己的剩餘時間,生活積極的人可能會出去運動,如夜間跑步,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讓你睡不好。
AI 肯定會取代人類 未來企業規模更小、老闆更賺
AI 不只知識豐富且愈來愈人性化,許多小朋友都已經習慣每天與 AI 對話,讓人遇見未來世界的互動樣貌。雖然很多專家認為 AI 不會取代人類勞工,只會增強勞工技能,但紐約投資銀行創辦人講出實話,表示 AI 正在完全取代人類,將來的企業規模會更小,老闆會更賺錢。
數位失智症沒證據 研究:長者玩手機有益大腦健康
對年輕人而言,生活太依賴手機,譬如導航,可能會降低大腦認知功能,但對老年人不是如此。最近《自然人類行為》 期刊研究發現,至少對 50 歲以上的人來說,數位失智症假說可能不成立。
債務纏身又失業 留學生美國夢成幻影
對許多亞洲學生來說,去美國留學是畢生夢想,也是許多父母的盼望,大家都想當美國人。但現在人人趨之若鶩的國家招牌搖搖欲墜。某印度留學生在社群發文,引發討論,他以血淋淋的經驗,說美國夢已碎,年輕人留在自己國家更好。
化禿頭危機為轉機 發現一種分子能喚醒休眠毛囊
人類從古自今一直在研發治療禿頭的祕方,比如古埃及人利用椰棗、狗爪、驢蹄混合物,美洲原住民利用絲蘭汁。現在,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分子,可以重新喚醒休眠毛囊來逆轉脫髮困擾。
身心俱疲不必吃藥 瑞士小鎮引入博物館處方
身心科診所一家家開,反應現代人生活步調太快、資訊爆炸導致焦慮與壓力已成為國病,然而心理問題不一定只能靠藥物,接觸藝術與美好事物,一直是有效解方。某瑞士小鎮要讓所有拿處方箋的患者,免費參觀博物館,透過藝術體驗,感受生命的活力。
環境製造出憤怒鳥 研究:交通噪音讓鳥類更具攻擊性
住在城市的人,很難享受到一個安靜的時刻,窗外道路上的吵雜聲,尤其是交通噪音,只會讓人感到煩躁,最新研究發現,不只人會有這種感覺,連鳥都出現路怒症的症頭。
幸福感的關鍵 研究:慷慨與善意比有錢更重要
蓋洛普 (Gallup) 最新公布的全球幸福感排名中,北歐國家繼續占據榜首,芬蘭、丹麥、冰島和瑞典仍然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這次報告還強調善良的力量,指出慷慨的行為和對他人善意的信任,是幸福的重要預測因素,甚至比賺取更高的薪水更重要。
美國人不幸福 原因與獨自用餐有關
現代人的世界綁死手機,社交生活、娛樂、工作都要鑽入螢幕,連吃飯對象也是手機。蓋洛普年度報告稱,美國幸福感排名跌至歷史最低,分析造成美國人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獨自用餐。報告認為,獨自用餐與否,甚至比失業和收入更能預測一個人幸不幸福。
被裁掉是因你「低績效」!專家:恐懼管理下場都不好
美國科技業在馬斯克與馬克祖克柏領頭下,公開威脅要裁掉低績效員工,但長期研究企業營運的專家稱,這有辱人格,歷史看美國企業面臨競爭加劇時,就會採用這種方式,但往往收到反效果,故警告這波科技業揚言惡劣裁員方式,將扼殺創新,讓高績效員工也想出走。
好好珍惜冬天 研究:冬季大腦效率更好
今年到 2 月的氣溫已創下十幾年最低紀錄,且冬季模式感覺還特別長,進入 3 月下旬還有冷氣團,但低溫環境對大腦而言可能是一件好事。很多人覺得,冬天會釀情緒波動、精神萎靡、整體來說效率低,然而科學家發現,寒冷天氣大腦運作效率更高,且沒有證據顯示冬天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首次計算生物年齡 研究:生活在炎熱地區的人老得快
極端高溫會加劇人們壓力度,出現許多不適症狀,現在科學家發現,住在高溫地區的人,比生活在較冷地區的人有更多分子變化,警告未來暖化下氣溫升高與熱浪不斷,可能會改變人類 DNA,讓生物年齡加速老化。
一天睡不好 免疫系統發炎細胞就會上升
一個晚上睡眠不足,隔天起床不只會感覺昏昏沉沉、煩躁不安,新研究發現,缺乏高品質的睡眠不只影響短期認知和身體能力,只要一晚睡眠不足,就會轉化血液特定免疫細胞,加劇全身慢性發炎,持續睡眠中斷的話,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發炎引起的疾病風險。
有總比沒有好 研究:一天動五分鐘失智風險降40%
失智症是老年殺手,超過 85 歲的人當中,近三分之一都患有失智症,但研究人員認為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失智症,一項最新研究強調身體活動的重要,即使是體弱的人,每週只要稍微起身動一下,就可以大幅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可望改變遊戲規則 研究:大量白氫就在高山裡
各種綠色能源裡,氫是備受關注的清潔燃料,然而只有白氫是真正天然不需製造,只需提取的能源,成本也很低,是脫碳未來的希望。但問題是這些白氫在哪裡,是否能夠就近提取,是最大挑戰,最近科學家發現,山脈中可能存在大量白氫。
地球不是宜居星 研究揭露哺乳動物滅絕時間
地球不是一直都是宜居星球,首先氧氣肯定會耗盡,科學家預測,未來大氣層將恢復到富含甲烷、氧氣含量低的大氣層。另一研究預測氧氣耗盡之前就會滅絕,原因是地球遲早有一天會再度形成終極盤古大陸,到時哺乳動物滅絕的時間可能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