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氣漫畫《遊戲王》作者高橋和希死亡 警方調查死因
每周放寬4萬人入境 陳時中再曝「3+4」改「0+7」時機點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中國古董及珍玩專場十週年誌慶紛呈
保利香港十週年拍賣將於七月九日至十四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藉此誌慶,中國古董珍玩部隆重呈現【御海凝珍:懷海堂藏清乾隆御瓷粹珍】、【不止青綠:歐美藏家藏中國色彩藝術珍品】、【花舞大唐:北美十面靈璧山居珍藏唐三彩】、【吉金耀映:香港重要藏家藏青銅器】及【中國古董珍玩】五大專場,涵蓋眾多來自私人及機構珍藏的重要中國瓷器及藝術瑰寶,彰顯各門各類登峰造極的創意巧思和玲瓏匠心。
我怎麼看這場佳士得香港夜拍
5月26日晚間,香港佳士得舉行「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夜場拍賣,我認為這是一場攸關全球現當代藝術市場未來發展的重要拍賣,尤其是對中國當代藝術而言。首先看一下數據。本場共拍出59件拍品,總成交14.07億港元,成交率95%;誕生了二件過億級拍品、26件千萬級拍品;41.4%拍品超過估價成交,44.8%的拍品在估價內成交。從數據看來,這是一場成績不錯的拍賣成績,尤其是高達95%成交率。
從蘇富比春拍 可看出系統收藏已難上加難
2022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仍然受到疫情的制約,境外藏家和行家還是無法進入香港本地參加拍賣活動,但最終拍賣結果還是可圈可點,尤其是高端精品的天價成交,總讓人驚喜連連。
台灣「參展或拍賣之文物藝術品標本進口免繳納稅款保證金辦法」 5月1日起受理書面申請
台灣文化部會同財政部在2021年11月19日公告了「參展或拍賣之文物藝術品標本進口免繳納稅款保證金辦法」,為了就是強化並活絡藝術交易市場。受惠者包括了拍賣公司、私立博物館及美術館、畫廊及其他文化藝術事業。
香港的未來 只能朝亞洲暨全球現當代藝術中心戰略轉移
紐約亞洲藝術週的拍賣,現只剩下骨董項目,已不見書畫;甚至所謂亞洲藝術也只看到中國骨董的熱度,日本、韓國、東南亞等亞洲各國的藝術品則是有一搭沒一搭,現今紐約早已不是亞洲藝術品的交易中心。
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 現代藝術
2021年,蘇富比三度呈獻現代大師畢加索之經典鉅作,包括〈鬥牛士〉、〈男子半身像〉與〈抱膝女子〉三幅橫跨近二十年創作時期的精彩肖像,全數均以破億港元高價成交,屢次刷新藝術家的亞洲拍賣紀錄,引證亞洲藏家對畢翁的頂尖佳作需求強烈。
2022藝術市場必須面對三個趨勢
首先是往年都會在四月上旬舉行的香港蘇富比春拍,已宣佈將延到4月下旬,但這還得看香港疫情是否能控制的下來;如果疫情未見平息,按香港政府規定是無法聚會舉行拍賣的,因此這個被視為中國藝術品市場開春的第一場拍賣還得往後再延。可見2022年開春的藝術市場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制約。
2021中國工藝品拍賣十大排行榜TOP10
回顧2021年,全球仍籠罩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下,跨國跨區域自由往來仍是關海阻隔,物流、人流依舊是各家拍賣公司難以跨越的障礙。無法貨暢其流,加上市場預期解封後將有一波大爆發,解封前賣方心態正處保守惜售觀望,導致拍賣公司徵件困難,尤其大貨、生貨,徵集來到前所未有的艱難。
回顧2021年最貴的10件中國藝術品有那些?
回顧2021年,全球仍籠罩在新冠疫情下,跨國跨區域自由往來仍受封阻,物流、人流依舊是各家拍賣公司難以跨越的障礙。但專家們都認為,疫情有望在下半年得到控制,各國將開放邊境管制,全世界將逐漸回復到疫情前的秩序。
2021中國陶瓷器拍賣成交十大排行榜TOP10
相較於2020年近乎行情停滯的中國陶瓷器拍賣市場,在持續受新冠疫情影響的2021年,表現出穩健的局面。2021年的中國陶瓷器拍賣與2020年分別於北京保利誕生一件破億人民幣拍品,全球中國陶瓷器拍賣市場金字塔已從香港轉往北京。2021年在北京保利以2.65億人民幣成交的〈清乾隆 御製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鏤空「有鳳來儀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位居中國陶瓷器十大天價之首,更刷新了全球最貴中國瓷器拍賣成交紀錄!
明朝也有阿拉丁神燈? 15世紀中國與伊斯蘭文化交流
台北故宮於10月26日推出了名為【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的特展,主旨在探討西元15世紀明代中國和伊斯蘭世界雙向的藝術影響。本展覽為一次難得的跨單位聯合策展,並由6位專家擔任策展人,包括:余佩瑾副院長;器物處黃蘭茵助理研究員、胡櫨文助理研究員;書畫文獻處邱士華副研究員、許媛婷副研究員以及南院處朱龍興助理研究員。【航向天方】展期將持續至1月26日。
互聯網紅利下的八〇後 將是未來古董市場的頂流
北京鴻盛祥拍賣自2018年首場拍賣至今已有三年,在北京百餘家拍賣公司中,鴻盛祥的名號在玉器拍賣領域風生水起、口碑日盛。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家拍賣行的推手竟是一位80後的女生。
中貿聖佳 薛世清:2021上海歲末拍賣 掐絲琺瑯器成績不俗
薛世清先生是中國骨董市場上中生代的領軍人物,有著超強的行動力並跑遍全世界,無論在歐美、中港臺,都能見得到他勤奮的身影。他同時對複雜的拍賣市場瞭解透徹,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尤其對器物雜項目類研究頗深。
佳士得 游世勳:2010年曾提醒收藏大千就在這時間點
游先生認為:好的潑彩,能夠潑出如同珠寶一樣顏色濃度與厚度帶有透明的光澤,而大千先生之作確實集這些優點於一身。游先生不但暢談為什麼會將中國近現代書畫納入現當代晚拍,另外更分析了張大千潑墨市場與發展又是如何?
M+ 將開啟華人及亞洲觀點的藝術全球化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亞洲首間國際級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已於11月12日開幕並向公眾免費開放。它的出現是華人、亞洲觀點看待全球藝術發展的里程碑,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台北、新加坡、首爾、東京、曼谷、雅加達等亞洲城市跟進加入這個新戰局。
疫情後—中國藝術品市場走向
藝術品市場是與國力息息相關,所謂「盛世興收藏」。但疫情這段期間,中國藝術品市場正處於低谷盤整,且大環境和收藏核心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大環境指的是中美博弈、整體經濟形勢的衝擊;收藏核心則是中國藝術復興、民族文化議題是否持續被國人認同。
華裔金融家唐騮千 1.25億美元 捐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與紐約的藝術界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的唐騮千,於30年前成為首位加入大都會博物館董事會的亞裔美國人。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他曾向大都會博物館捐贈了20幅從11世紀到18世紀的重要中國畫,其中最為罕見的一幅是宋代的〈溪岸圖〉。
2010年張大千〈愛痕湖〉開啟新一輪近現代書畫市場行情 今秋更呈現巨製〈秋曦圖〉
大千作品在拍賣市場的地位毋庸置疑,從中國「沒骨」繪畫傳統至潑彩潑墨,他始終位於中國書畫的頂流。2010年,張大千〈愛痕湖〉於中國嘉德上拍,首度突破其個人作品億元人民幣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