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右昌將卸任之際宣布里長加發年終1.5個月 藍批亂開支票

華為2023年淨利年增1.45倍 回到美國晶片制裁前水準

華為2023年淨利年增1.45倍, 回到美國晶片制裁前水準。圖為華為LOGO。記者林宸誼/攝影
華為2023年淨利年增1.45倍, 回到美國晶片制裁前水準。圖為華為LOGO。記者林宸誼/攝影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29日在官網發布2023年財報,全年營收人民幣7,042億元(新台幣3.09兆元),年增9.6%;其中淨利人民幣870億元(新台幣3,828億元),與2022年獲利355.62億元相比,獲利年增1.45倍,回到先前被美國制裁晶片前水準以上。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 2023年集團整體經營狀況符合預期,過去幾年,華為經歷了重重考驗,也在挑戰中不斷成長。正是客戶、夥伴和社會各界的信任與支持,幫助了華為生存與發展。

華為財報顯示,整體經營狀況符合預期,其中ICT基礎設施業務保持穩健,終端業務表現符合預期,雲端運算和數位能源業務實現了良好成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開始進入規模交付階段。

根據財報,ICT基礎設施業務收入為人民幣3,620億元,年增2.3%;終端業務收入人民幣2,515億元,年增17.3%;雲端運算業務收入人民幣553億元,年增21.9 %;數位能源業務收入人民幣526億元,年增3.5%;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人民幣47億元,年增128.1%。

此外,華為重視研究與創新,2023年研發投入達人民幣1,647億元,佔全年收入的23.4%,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1.1兆元。

快科技報導,在近日舉行的華為2024年合作夥伴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表示,2021年至2023年,這3年的研發投入佔比公司收入均超20%。

華為終端BG 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董事長余承東,在2023華為花粉年會坦言,其實「遙遙領先」非常不容易,每一個領先的背後都是華為研發創新,強大的技術投入和不斷地努力,都非常非常不容易。

華為 財報

延伸閱讀

折疊手機展望看俏 軸承廠有望進補 這檔盤中衝上漲停

傳美將公布陸晶片廠黑名單 限制取得關鍵技術

美將公布禁關鍵工具的陸晶片廠名單 與墨合力發展半導體供應鏈

期貨商論壇/信驊期 題材助攻

相關新聞

陸國台辦:盼台灣方面恢復海上客運5航線與擴大30航點

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

雷軍向比亞迪董座展示小米SU7 力邀合作「搞生態」

北京車展本月25日起登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眾多大陸車企同場較勁。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6日前往近期首發新車的小米汽車...

ECAF取消? 國台辦:如民進黨拒不悔改,支持進一步措施

國台辦今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再被問到ECAF早收清單是否取消的問題時回應表示,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拒不悔改,...

未來3年聚焦大陸市場 小米汽車何時外銷?董座雷軍這樣說

小米SU7純電動汽車3月上市後掀起訂車熱潮。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天說,目前SU7鎖單量已超過7萬輛,小米正在全力擴充產能,預...

大陸經濟復甦冷、前景不明 外資企業縮減人力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路透社報導,不少機構已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

人行新規涉超180家非銀行支付機構 實施細則徵求意見

由於涉及超過180家支付機構以及每年交易達數百兆人民幣的金流,大陸國務院「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自去年訂定以來受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