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任期最終日!蔡英文PO「下班文」感謝國民 留下一句話給台灣

520就職演說3主軸曝光!賴清德將釋善意 訴求兩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520梅雨鋒面到!明晚起大雨連炸5日 「這2天」影響最劇防雷雨

峮峮認兒時「這件事」讓她喘不過氣 甜喊4字要國人注意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邀請峮峮擔任氣喘宣傳大使。記者廖靜清/攝影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邀請峮峮擔任氣喘宣傳大使。記者廖靜清/攝影

每年5月首個周二為世界氣喘日,今年的氣喘日是5月7日,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聯合推廣「三大要點與四字口訣」,傳遞民眾正確的氣喘自我照顧,以及規律用藥的安全性。

根據2022年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調查指出,國人氣喘盛行率大約是12%、兒童氣喘盛行率為15%,粗估換算,全台有超過200萬名患者受氣喘所苦。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資料統計,差不多有70萬名氣喘病患,代表還有140萬名氣喘病人未被診斷或持續追蹤病情。

氣喘看似小病,卻是危害生命的急症,巨星鄧麗君就是因為氣喘急性發作辭世。石崇良說,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氣喘的問題,當氣候、環境改變時才誘發症狀,誤以為是過敏,疏於就醫治療而讓支氣管、肺部反覆發炎。

石崇良提到,今年2月,健保署針對嚴重氣喘已經通過給付單株抗體生物治劑,6月會再通過另一項皮下注射的單株抗體藥物,把疾病治療拓展到精準醫療。除了備齊藥物工具協助患者,也希望民眾從前端預防保健著手,有症狀立即就醫、持續穩定追蹤,規律回診降低氣喘惡化風險。

林口長庚胸腔科主任張博瑞表示,氣管若長期發炎,會變得硬化、纖維化,導致嚴重咳嗽、呼吸道阻塞造成呼吸不順。許多人因症狀好轉,就忽略定期回診的重要性,甚至仰賴「緩解用吸入劑」,過度依賴以致用量愈來愈大,治標不治本。

張博瑞強調,應遵循醫囑使用含「吸入型類固醇」的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讓氣喘穩定不發作,能從根本抗發炎。短效緩解用吸入劑救急,但可能增加惡化、死亡風險。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偕同全台一百位胸腔科醫師,於世界氣喘日公布疾病三大要點:早期發現、自我監測、控制氣喘不發作。民眾留心觀察症狀,可使用「氣喘居家監測尖峰呼氣流速器」,掌握氣喘狀況。

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邀請峮峮擔任氣喘宣傳大使,呼籲國人出現四症狀:咻(咳嗽咻咻叫)、閉(胸口緊閉感)、久(久咳不癒)、哇(哇!反覆出現感冒症狀),應就診請專業胸腔科醫師診斷。

峮峮分享,自幼是氣喘兒,曾有發作時呼吸不到空氣的難過感受,原以為只是過敏及感冒症狀,後來確診接受規律用藥治療,並隨身帶著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季節交替之際,不再受氣喘所苦。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於世界氣喘日聯合推廣氣喘的「三大要點與四字口訣」。記者廖靜清/攝影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於世界氣喘日聯合推廣氣喘的「三大要點與四字口訣」。記者廖靜清/攝影

健保署 氣喘 石崇良

延伸閱讀

5月7日世界氣喘日 GSK呼應環保「一政策」年減6噸碳排

醫事團體籲健保點值1點1元 薛瑞元要求先做「這件事」

健保點值爭議 健保署將擴大住院包裹式給付採保障點值

醫界建議總額目標制 健保署憂現超量減診拚穩固住院點值

相關新聞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永豐化學造假被停業 醫院輸液告急

市占逾七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屢次違規,日前因展延許可證時,被發現實驗數據造假等,遭到食藥署勒令停業,...

聯經慶祝50歲 邀10作家開講

為慶祝成立五十周年,聯經出版公司以「聯結的力量」為主題,籌辦論壇,請來十位不同領域作家各自談述觀點,希望藉由知名講者的暢...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蔡政府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惡遺毒 勞團喊話賴政府還我七天國假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夕,工鬥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要求新執政團隊全面修善勞基法,高喊「新政府開車,不能靠功德」。台灣勞工2...

賈新興:熱帶擾動醞釀成颱機率2至3成 20日起至6月下旬降雨偏多

把握這幾天好天氣,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YouTube頻道「Hsin Hsing Chia」指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