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柏立被拔除 媒體大亨竟可決定NCC主委?後續誰來接

王滬寧再釋對台善意!會談細節曝光 傅崐萁:希望大陸民眾走進台灣

駁徐巧芯幫「喬利息」…婆婆不忍了發3點聲明 再有不實指控將提告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數位原生世代」泛指1990年代中後期作為起始、2010年代前期作為結束,在這段期間出生的人又稱「Z世代」,一群生長於這個世代的高中生們正是心理師張甯羽翼下的關愛對象。曾就職北市大安高工的輔導老師,張甯聊著近十年來各式社群的編年史,MSN、Yahoo奇摩、Facebook在言談間竄出,卻彷彿已成上古時期的語言,消散在時代的巨輪下,然而這些都僅僅不過是10年間的流變。

「青少年攜手3C vs. 家長」乍聽之下是個複雜難解的課題,他認為這需從「世代差異」說起。

忘記了? 你我兒時都有的「世代差異」

「我現在接近50歲,這兩三年已經感覺自己快被淘汰掉了」,與多數家中有「數位原生世代」小孩的家長年歲相近,為了與學生打成一片,張甯試著接觸如今Z世代間最夯的社群「Instagram」。相較青少年可能不用一、兩個小時就上手,他則花了一、兩個月才摸透,「IG跟我這個世代的習慣、思考、跟臉書是不一樣的,那個快阿、短阿,文字不要這麼多阿……」,學生也總是開他玩笑,「老師~~這不是你們老人家用的啦,這是我們年輕人用的」。

張甯直言,這樣的現象呈現的是世代之間,在生活、習慣上的落差。這個落差在他的世代有沒有?「有,自己年輕時也確實覺得上一代,大概是民國三、四十年的父母那一代,甚至是更老的爺爺、奶奶,都會發現每個世代間生活環境、經驗上是不同的」。

至於當下的「數位原生世代」,張甯認為社群就是他們「接觸世界的方法」。

數位世代來臨 家長的首要任務

張甯表示,每個世代的父母跟老師都要做同樣的事,要去理解「時代的脈絡是什麼」,去知道這個時代正在長出什麼新的東西,唯有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變化是什麼,才不會成為「倚老賣老」的父母。「我連Instagram都不懂了,更別講現在新的東西我根本就懶得碰,這就是一個警訊」,張甯坦言自己如果沒有當老師,(數位能力)進步可能沒那麼快,許多父母可能礙於工作少了推進的動力,然而懶得碰的本身,也意味著自己與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已經隔出距離。

若心態建立起來,便會產生好的效果,「父母就願意和孩子談」。張甯解釋,所謂談,是能夠靜下心來坐在那邊,去聆聽10句裡面也許7句不懂、3句懂,這對青少年來講有非常大的魅力——我的父母願意坐下來聽我講一些幹話、然後沒有發飆!孩子也可能看到父母笨笨的一面,這時若父母願意聆聽或和孩子討論,也會給他們安心的感覺,甚至當孩子感受到,原來有些事是可以教我父母,都會對青少年的「自我認同」非常加分。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社群世界青少年易迷失 父母可以這麼做

以心理學角度來看,張甯指出「追求自我認同」是青少年在這階段的人生任務,社群超越了年齡、禮儀、規範的特性,對青少年具有一定吸引力,若孩子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踏入,他們就會碰觸到很多價值觀和學校、父母教的有所牴觸,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張甯提醒,當孩子進入到網路就是脫離了學校、家庭的範圍,便得面對社會的「法律」,這也是大人要協助孩子去了解,父母必須態度安穩地和孩子談這塊。

張甯舉例,學生在網路上跟心儀的女生有「露骨的言語」,兩個人之間就會有性的拉扯,這時候就會觸犯《性別平等教育法》,可是孩子並不知情,原來那個界線是不同的。在社群上很容易讓人忘記「我的話是要有責任的、是要能夠對別人負責的」,張甯提醒大人要引導、聆聽、協助孩子思考,家長在理解社會脈動、願意坐下來和孩子聊聊,「孩子被尊重了、孩子學習被尊重,他就可以把這個尊重放在心裡,即便去了社群裡面,這個尊重也會成為他的教養」。

小孩就想玩手機給不給? 發揮你的創意

孩子就是抓著手機不肯放,怎麼辦?「那我們先整理一下,在從小到大的過程,你給你的小孩,什麼樣的模式」,張甯單刀直入地切進父母的疑問,他以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形容,當員工和老闆談一個想買的東西,哪種方式最有效,就用這種方法去和子女溝通。張甯也向父母喊話「發揮你的創意」,甚至是可以是讓小孩提出企劃案、行動,然後去評估成效,「這一整份就是現在最夯的『學習歷程檔案』」。

張甯並提醒父母「最糟糕的就是寵溺」,恐讓小孩未來失去適應社會的能力。控制手機使用時間並非以「時長」定義,張甯提供了「過度使用」的客觀標準,當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要做到的事」,例如學業、正常的生活、不要太晚睡覺、身體OK……等等,這些指標都是可以給父母去衡量的,如果孩子確實都有做到這些、也能夠玩手機,他認為父母就不用太擔心,反而應該要對「我的孩子是時間管理大師」感到驕傲。

小孩躲進社群別怪網路 成癮背後的難言

為什麼有些青少年會花大量的時間在社群上?張甯談到「網路成癮」,許多人可能會落入一個陷阱,認為從小孩生活中抽離「網路」就好,然而真正需要聚焦的重點其實是「成癮」。為何會成癮?為何小孩會選擇逃進網路、社群世界?這時候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省思,回想孩子在你心中最可愛的那一段時期,如何走到今天,中間一定發生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只是你不以為意。「當您的孩子網路成癮了之後,請不要慌張,我們要把(眼光)放在成癮這件事,一定要去找專業的人士、醫生、心理師、輔導老師」。

面對「數位原生世代」,張甯認為父母應建立心態,孩子們在網路上一定有學習跟成長的東西,即便中間有著世代的隔閡,家長要期許自己,除了成為孩子的朋友,也要善用人生經驗、智慧當一個「顧問」,但顧問其實是個很被動的角色,所以前提是「你要成為孩子願意來問你的顧問」。不是視小孩的行為成「問題行為」,而是看到行為背後反映的「問題」,張甯感性說道,「其實每個小孩做的每件事,應該都是閃閃發光的」。

數位原生世代 數位學習 社群

相關新聞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不傷感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外一張臉

「他說因為玩遊戲的時間被限制、不能玩很多關,(所以)他就想看別人玩」,米媽回憶起當年兒子成為YouTuber的契機不禁苦笑...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Hello大家好~我是平凡又不平凡的瘋癲少女Miya!」女孩在鏡頭前大方展現元氣的笑容,口條清晰的她是才14歲的喵Miya(以下簡稱Miya),小小年紀就當起社群KOL,她卻沒有生疏的表現,反而向我們娓娓道來她成為小網紅的心路歷程。採訪當天,Miya的母親也到場,就如同Miya一路走來,媽媽始終在一旁守候。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不僅僅能快速摸透各式社群,善用數位工具學習也成為「數位原生世代」的一大優勢。兩位高三生宥捷、昕妤,及正就讀高二的俞真與我們分享...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早上起床比較匆忙,搭校車時我會用手機背單字、看小說或漫畫,到學校邊吃早餐邊滑手機。回到家寫作業時,手機放旁邊播音樂,睡覺前再滑一下手機,逛個YouTube、Instagram。」來自新竹竹北的高三生昕妤分享自己一天的3C日常,即使進入水深火熱的高三,生活被課業塞得滿滿,還是需要一點「調劑」,而手機社群就是她和同班同學宥捷最好的夥伴。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輕鬆的音樂配上可愛的字體和溫暖的色調,童趣又不失成熟地記錄著學生日常。這是高三女生俞真Yujin(以下簡稱俞真)的YouTube頻道,她向我們分享,她在國小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拿到手機後,受到同儕的影響,也開始嘗試拍起影片,沒想到就這樣一路走到現在。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數位原生世代」泛指1990年代中後期作為起始、2010年代前期作為結束,在這段期間出生的人又稱「Z世代」,一群生長於這個世代的高中生們正是諮商師張甯的客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